一、底层处理
新外墙壁的墙壁一般是水泥砂浆或混凝土面。这样的墙面粗糙,不平整,局部疏松、破损,并呈现黑色,所以必须经过科学底层处理方可涂刷外墙。
无论是旧墙或新墙,首先应将疏松部份彻底铲除,局部的较大孔洞用水泥砂浆补平,裂缝用弹性腻子进行修补,旧墙受霉侵害的地方应用中性洗涤剂清洗干净,补平及清洗干净,补平及清洗的地方必须让它充分干燥。
含水率需低于10%(新批水泥砂浆基层应干燥14天以后,新浇筑混凝土基层应干燥28天,被涂基层PH<10)。
抹灰比较通用的方法是优质聚乙烯醇胶水(固含量需达到6%),与白水泥、碳酸钙调制成外墙腻子,分若干次抹在墙体上,以得到能完全遮盖原灰黑色墙体的平整、坚固、清洁、无浮灰的白色底层表面。为使该层坚固可靠,底层腻子中的白水泥含量不得少于40%。
底层腻子刮抹完毕后,需经过1周以上时间的养护、干燥,使水份充分挥发,尽量让墙体的碱性减少,紫后方可上漆。 >>
防水涂料施工常用工具有哪些?二、底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的问题
底层腻子采用的材料质量差所含白水泥量太少,会降低底层整体结构力,一旦渗入水份,这样的底层将变得疏松,发生底层分离,出现底层连带漆膜一起起泡,脱落的现象。
底层未经充分干燥就涂刷墙面漆,温度高的地方将出现色斑,严重时会降低漆膜附着力,造成漆膜起泡、脱落等问题。
底层或经补平的孔洞未经一定时间的养护,碱性过高,碱性的盐析作用将使漆膜中的颜料发生变化,致使漆面发花,影响装饰效果。
底层有油污或粉末而未清除,在不洁净处,漆膜的附着力将低于其它地方,附着力下降容易发生漆膜开裂、起泡、脱落等问题。 >>
乳胶漆常见病及其处理方法三、上漆工序
一遍底漆:底漆最显著的效果作用在于加固和封闭底层腻子。在涂刷面漆前,底漆可在整墙体上形成一张完整、巨大的结构膜,且最大限度抑制水份从外渗透入底层漆膜,不涂刷底漆虽可节少部分费用,但必将留下诸多隐患,很可能在以后的日晒雨淋中出现问题。
二遍面漆:底漆与面漆以及两遍之间持漆刷都应间隔一定时间(一般夏季大于2小时,冬季大于6小时)否则新涂层的水份交通溶胀老涂层,使漆膜收缩起皮。如果面漆只刷一遍,一方面因遮盖效果下降会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使漆膜整体上达不到应有的厚度,从而降低漆膜的保色性、耐候性、抗水性,时间一长,引起漆膜粉化、起泡、开裂、脱落等现象。
四、兑水量
漆的兑水量请严格遵照使用说明,盲目追求涂刷面积,降低成本而多兑水是不妥的,这样首先影响漆的遮盖力,造成露底,其次会因为漆膜太薄,基料包裹填料粒子不充分,使漆膜易于粉化,并引发其它一系列问题。
五、弹性浮雕漆施工工序
弹性浮雕漆的底层处理跟平涂底层处理一样,底层处理好以后工艺要求一般的,可以不刮腻子,直接刷底漆一遍。
待底层完全干燥后,用弹性浮雕漆专用滚筒在墙上用力均匀地辊涂。辊涂时用力的大与小所滚出来的花纹有所不同,弹性浮雕漆是不兑水的,直接辊涂。
六、浮雕漆的施工工艺
墙体表面处理和平涂表面处理一样,然后涂刷底漆一遍。
喷浮雕漆前先熟枪法,掌握颗粒大小后,再喷涂在墙体上,以保证颗粒大小均匀一致性。
压花时掌握浮雕漆的干燥程度进行压平。
干透后进行面涂两遍即可。
七、其它注意事项
涂刷有光泽的外墙漆应将底层处理平整,否则会产生阴阳面。
色漆涂刷前搅拌均匀,不可以入其它颜料、色浆以改变漆的颜色,因涂刷不匀而造成的局部色差可通过适当的涂刷遍数得以消除。
夏天气温高超过35℃时施工,会使漆膜干燥过快,影响流平,应尽量避免或遮盖施工。
雨天有大风大气(四级以上)应停止施工,施工十二小时内遇雨,要充分干燥后再施工。
气温低于5℃或相对湿度大于85%时,漆膜的性能将受到损害,故不宜施工。
一般情况下乳胶漆完全成膜需7天以上时间,故施工完成后至少需养护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