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装修铺贴瓷砖是一项大工程,在瓷砖铺贴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处理吗?铺贴瓷砖常见的误区有哪些?本文来给大家分析下。
居家装修铺贴瓷砖是一项大工程,在瓷砖铺贴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处理吗?铺贴瓷砖常见的误区有哪些?本文来给大家分析下。
家中墙面瓷砖铺贴施工时追求视觉美观是对,但盲目追求美观而忽略施工技术也是茫然。瓷砖从选择到铺贴是需要了解一定的装修知识的,这样才能轻松的打造一个舒适完*的居住空间。
误区1:大规格瓷砖铺贴效果好
现在的瓷砖,有规格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大规格瓷砖的使用,一整体效果好,显得大气,并且瓷砖规格越大,接缝越少。但是要知道的是,小居室空间现代简约并不适合铺贴大规格的瓷砖,不要对瓷砖规格一味求大,忽视使用空间的大小,造成浪费,也不美观。
误区2:留缝越小越美观
接缝小的无缝砖,大家在铺帖时都希望缝隙小,以为缝隙越小,整体效果会越好,其实,如果铺贴时缝隙过小,会导致瓷砖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变差。由于温度的变化,会使瓷砖挤破,减小瓷砖的正常使用寿命。所以,无缝砖并等于完全无缝,瓷砖的热胀冷缩需要瓷砖铺贴必须留缝。无缝砖留缝的大小一般来说应该在1-1.5mm左右,不低于1mm;特殊效果也可以将缝隙加宽至5mm。
误区3:忽视产品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消费者容易犯的一个误区是忽视产品性能,不按规定使用铺贴。经常出现的是为了节省将釉面的墙砖铺在地面,不同的瓷砖的理化性能是不一样的,如墙砖的吸水率和地砖的吸水率就不一样,墙砖高,地砖的低,他们的抗折强度也是不一样的。此外,内墙砖和外墙砖的抗冻性能也是不一样的。
误区4:瓷砖胶里面掺砂浆等
这样会完全改变瓷砖胶原生产成分配比,质量无法保证,贴砖易产生空鼓剥落现象。
误区5:用铁铲混合搅拌
用铁铲搅拌瓷砖胶无法得到均匀的,会造瓷砖胶粉有效成分流失;同样手工混合加水的比例难以准确,改变瓷砖胶的配比,以致瓷砖胶的粘力下降。
误区6:将瓷砖胶拿水泡着使用
师傅习惯用按泡水泥的方法使用,把混合好的瓷砖胶放置在地面或桶里进行加水浸泡,这样容易导致瓷砖胶没有强度,掉粉,掉砖。
误区7:过夜加水混合再用
有些师傅会把昨晚留下的瓷砖胶,在第二天早上再加入清水和瓷砖胶粉进行混合使用,其实瓷砖胶有效成分已发生化学反应,加水只改变操作性能,会导致后期粘结强度不足;瓷砖胶应随搅随用,使用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干固后应丢弃。
误区8:没有清洁的墙面施工和潮湿环境
瓷砖边角部位空鼓,长期潮湿环境中会导致掉砖;瓷砖胶刮不均匀,瓷砖胶粘结不牢不完整;瓷砖胶适宜薄层施工,按照基层的平整度及瓷砖大小选合适的齿形刮板,粘贴时应揉压到位,并且随机检查背面满浆率。将瓷砖揉压于基面上,并调整瓷砖的平行度,为保证瓷砖的平行度建议使用塑料十字架。
误区9:一次性刮胶面积太大
户外干燥、风大天气,布胶批刮面积太大,施工来不及导致表层干固再贴砖会引起掉砖;用齿形刮板将胶浆均匀批刮在工作表面上,每次施工约1平方内,室外干燥气候应预先润湿墙面。
误区10:墙面未通过找平处理直接进行粘贴
由于基层强度低、有油污会直接影响到瓷砖胶的粘结力,导致空鼓掉砖;墙面不结实,基面容易脱层掉落。墙面不平整,缺陷太大导到瓷砖与墙面的接触不到位,容易造成空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