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工程防水主要指住宅的厨房、卫生间;商业建筑的厨房、公共浴室、卫生间的防水;也指办公等其他建筑的卫生间、开水间、用水设备间的防水。有人将半室外楼梯、阳台、大平台、水池及泳池也包括在内,虽然不太严密,但并非原则问题,本意只是为方便,将除地下、屋面、外墙之外的
防水工程归为一类。
(1)厨房、卫生间的平面设计位置应充分考虑对下层房间的影响。
虽然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并未对此做出普遍的、严格的规定,比如住宅的卫生间不应建在他人卧室、厅厨之上,但建在变配电这类对防水也有严格要求的房间之上时,规范只做了“不宜”的规定。笔者认为,虽无强制规定,设计中仍应避免此类情况发生。理由是现在的构造防水手段(含材料性能)仍然有限,不足以确保
防水工程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虽无禁文,却并无此设计;现在明文禁止了,却总有人作此无知的设计,甚至有将公共卫生间、浴室直接设计在大宴会厅之上的。这种方案性错误,大多由境外设计、业主认可。遇有此种情况,建议施工图设计、施工、监理都应采取有效措施,书面明文致函业主,以便因渗漏引发纠纷时,可以将赔偿的主要责任转给业主或方案设计单位。
(2)公共浴室、卫生间、厨房,其楼面设计应适当增加厚度及配筋率,以提高板的刚度,为减少其裂缝创造条件。
(3)卫生间、厨房及公共浴室的防水层建议从地面向上一直做到板底;公共浴室、厨房还应在平顶粉刷中加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
(4)墙面因为一般均设计块材贴面,因此墙面防水建议选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JS),不推荐使用其他柔性防水层。
聚合物水泥砂浆因同时可做粘贴层,能减弱墙面温变裂缝的影响,简易、合理、耐久。
(5)楼地面防水可同墙面。其找坡层可用纤维防水砂浆或纤维防水混凝土(掺防水剂的细石混凝土)。防水剂应选用主要起防裂作用的,而非增加密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