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建筑防水材料市场乱象丛生亟待整治

来源: 网络 投诉反馈
声明:本文及文中图片系网络转载,供学习交流使用,若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著作权,请联系juwangpai@qq.com,核实后我们将立即修改/删除。

目前,建筑渗漏已成为除建筑结构之外影响我国建筑质量的第二大问题,被称为“建筑癌症”。其*大祸根源于劣质的防水材料在建筑市场上的泛滥。

在2012年建筑防水行业年会上,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梅建华提供了一个数字:“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65%的新房屋一至两年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渗漏占房地产质量投诉的65%,65%的建筑防水工程6至8年后需要翻新。”导致全国房屋平均渗漏率如此惊人的源头正是假冒劣质的防水材料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介绍,除了钢铁行业监管的钢铁,在全部建筑材料里面,只有两个材料需要经过国家行政许可的生产许可证,一个是水泥,第二个便是防水建材。也就是说,上述产品没有国家行政许可管理不能随便开设工厂,随便销售。朱冬青认为,这足以说明建筑防水在建筑安全上的重要性。

然而,市场上的现实却让人担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建筑防水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逐利而生产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在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的建材市场里公开销售不合格防水卷材

根据调查,假冒防水材料的生产窝点主要有以下四个:往北有东北三省的辽阳、盘锦,南到石家庄的新乐、涿州市,再南到江苏吴江、浙江湖州,东到山东寿光等,堪称国内防水材料的四大造假窝点。其中,辽阳、盘锦假货主要覆盖东三省,新乐、涿州市假货泛滥京津冀,吴江、湖州则主要流向长三角。据悉,一个小作坊式的工厂,投入30~50万元就能弄一条生产线。所用原料一般都是废旧沥青、报废汽车轮胎制成的废胶粉,而其中,废旧沥青价格一吨才400多元,而正规沥青则要5000多元,相差了十多倍。尽管无证产品销售价格只有一平方米8到15元,远低于正规产品30元左右的价格,但企业利润却比正规厂家要高 8倍左右。在上海,一家名为“月星”的行业品牌企业,由于被严重假冒,自己生产的产品销量只有假冒产品的两成,这样的局面至少有五六年时间了,如今企业处于濒临倒闭的境地。而这种情况也几乎发生在武汉、盘锦等几个地方的国有企业身上。

从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了解到,截至目前,行业总的企业数3000多家,中国登记在册的拥有生产许可证的防水材料生产企业1400多家,而没有许可证的企业经查实的就有500多家。2012年中国建筑防水行业的销售收入只有2000多亿元,而经查实的无证企业的销售收入却达到600亿元,占到整个行业收入的30%还多。

 

微信群
防水辅材网是一把防水营销利剑
首页 电脑版 联系我们 返顶

© m.juwangpai.cn

Copyright © 2025 juwangpai.cn

Copyright © 2025 juwangp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