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贾岭镇位于河南、安徽两省,项城、平舆、临泉三县市交界处,辖34个行政村,7.6万人,8.4万亩耕地,106国道、大广高速穿境而过,是项城市的南大门,也是项城第一大镇。
寻根溯源 谱写现代建筑防水新华章
项城市贾岭镇荣膺:中国现代建筑防水防潮发源地
项城市贾岭镇位于河南、安徽两省,项城、平舆、临泉三县市交界处,辖34个行政村,7.6万人,8.4万亩耕地,106国道、大广高速穿境而过,是项城市的南大门,也是项城第*大镇。贾岭镇是中国*质白芝麻原产地,更是闻名全国的防水防潮之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河南省卫生镇、河南省生态镇、河南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中州名镇等荣誉称号。
贾岭镇党委书记孔满堂
贾岭镇是沥青防水防潮业兴起的地方,“贾岭防水”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在建筑防水防潮业界,具有一定的知*度,这次获得“中国现代建筑防水防潮业发源地”的殊荣,也是实至名归。
贾岭防水防潮专家黄培栋,早在1973年就利用沥青防水技术,为贾岭粮管所防止小麦霉变,在全省率先达到“四无”(无水分、无霉变、无鼠害、无虫蛀)粮仓标准。随后,离贾岭二百多里的驻马店确山粮食局,专门邀请整修粮仓,进而又扩展到整个驻马店地区粮食部门。75.8洪水后,中原大地灾象频生;贾岭是洪水的重灾区,勤劳勇敢的贾岭人“穷则思变”。黄培栋带领十八个徒弟,号称“十八罗汉”转战四方。后来徒弟传徒弟、邻居带邻居、亲戚连亲戚、朋友帮朋友、一传十、十传百、乡里乡亲、十里八村,都被带出去“搞沥青”,很快,防水技术就传遍了项城市,又发展到邻近的平舆县、临泉县,上蔡县,附近的农民纷纷走出家门,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大都市和边远沿海、边疆地区拓展防水业务,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现在又走出国*,走向世界。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贾岭镇有防水工程队2700多支,防水材料生产企业三十多家,常年外出从事劳务输出人员4万多人,年合同金额达100亿元以上,以沥青防水为主的劳务输出成为贾岭镇重要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几年,涌现出了以河南恒腾防水防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松,河南全成防水公司总经理李文中、豫龙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建伟等,为代表的80后新生代,他们敢于开拓,思路超前,朝气蓬勃,为防水防潮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将引*贾岭防水防潮业的发展未来!
项城的防水行业,在贾岭镇的带动下,历经40多年的拼搏发展,凭借过硬的技术、良好的信誉,撑起了..防水行业的半壁江山。北京奥运鸟巢、APPK会议场馆、上海世博园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都活跃着项城防水人的身影;万达、万科、中房、中建、中铁、中冶等业界龙头,都与项城防水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2008年,项城被中国建筑业协会防水分会授予“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称号,2011年被中国硅酸盐学会,防水材料专业委员会授予“建筑防水之都”称号。近年来,项城人每年签订的防水工程,金额都在三百亿元以上,为国家和地方上缴税收十几亿元,企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不但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而且造就了一批经营管理人才,成为项城市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为做大做强防水产业,2015年,项城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促进建筑防水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新常态、新思维、新模式,走“科技化、集团化、规模化、基地化”的“四化”之路,逐步擦亮“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这块金字名片,正着力把项城打造成,集科研、生产、交易,施工、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全国重要的防水防潮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