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每一个展会,总要有它独特的魅力,然后才能吸引企业!对一个定期举办、连续举办的展会而言,参展商是否连续参展,常常是一个展览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逛逛今年防水展,看看有啥新亮点,
比的不是产品尖,只比展台谁美艳!
展会就是在烧钱,一个展台十几万,
展出只有两天半,拆后垃圾真遗憾!
话说,每一个展会,总要有它独特的魅力,然后才能吸引企业!对一个定期举办、连续举办的展会而言,参展商是否连续参展,常常是一个展览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参展商是展会的主体,主办单位的收益主要来自企业支付的参展费用,因此,主办单位与参展商之间的价值传递是非常重要的。主办方与参展企业平等对待、彼此尊重、诚信守法、互惠互利,这才是一个好的展会得以持续运营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对参展商还是对主办方来说,求得*好的展览效果是一致的目的。没有专业观众,风险很大。没有专业观众,参展企业投入无果,失望而归,下届不会再来,主办方又得重新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开发新展商。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展会生命力很难持久。主办方应该用点心、投入点,根据展商要求,花财力物力、分门别类地去邀请专业观众。别总想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继续办一锤子买卖的展会。主办方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要过分强调短期盈利能力,而削减对展会必要的前期投入。只有将展会做强做大,展会才能实现长期盈利。
不能说参展商交付了展位费,开幕式一结束,展览会就宣告成功,主办单位的人员便无影无踪。在展会现场,主办方一定要让参展商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因为参展商大都是从外地赶来,车马劳顿,如果这时候展会现场服务能让他们很满意的话,他们就会对主办方心存感激。展会期间去他们的展位参观,而不只是去圈定的几家。大部分参展商都希望主办方了解他们的产品以及展会效果,或者给出一些可以在展会中脱颖而出的建议等。倾听他们的心声,毕竟投诉和抱怨也是展览主办方的宝贵资源。
企业来参展,就时间成本而言,从策展到展出,一般至少要半年,财力成本少则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此外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聚了一年,只求在展会上获得*大收获。同行大款选择的地方,一般都是目标人流量大的地方,这种地方哪怕是半个标准位置也可能比其它地方3个4个标准位置强(其他展位,守着两三天,只为那匆匆而过的人能瞄见自己的产品)。主办方应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地以开放的胸怀,把展馆*好的位置给最适当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