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保增长"放到了首要位置,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将对水泥行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水泥行业的景气度将得到延续,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将受惠明显。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国家将"保增长"放到了首要位置,连续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其中,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将对水泥行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同时,通过财税及信贷政策的支持,水泥行业的外部环境正在迅速改善,我们认为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水泥行业的景气度将得到延续,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将受惠明显。
水泥行业有显著的区域特征,通过对各区域进行分析,未来西南,西北地区的水泥市场值得关注,结合对相关企业的估值,我们认为:未来产能扩张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的海螺水泥,及本地的优势企业祁连山,亚泰集团,赛马实业等值得关注。
固定投资高速增长保障水泥需求
1~4月固定资产投资37,082亿元,同比增长30.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1-4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5%,同比增速提高4.8个百分点,环比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增速最高的地区为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从全国各区域看,水泥产量的主要增长力量还在中部及西部,西南、西北的水泥产量增速分别为27.80%与23.10%,中南同比增长18.70%,东北地区也保持16.60%增速,而华东地区在今年逆转了负增长,同比增长4.80%.
根据中央对4万亿投资计划的分配规划,我们测算了与水泥行业关系最为密切的铁路、公路和保障性住房三大投资领域2009-2010年新增投资规模,假设铁路、公路和保障性住房每亿元投资将消耗水泥2.1万吨、1.8万吨和1.2万吨,则09年相对于08年将新增水泥需求8923万吨,2010年相对于08年新增水泥需求14703万吨,2010年相对于2009年新增5780万吨。相对于2008年整体需求,09-10年需求增速为6.4%和10.1%.
从投资项目的时间周期看,大多数项目的启动要到2009年中期,一季度是水泥企业的传统淡季,今年出现了淡季不淡的现象,水泥产量同比快速增长。
2009年房地产市场尽管仍旧低迷,但表现要好于预期,较上年出现小幅的同比上涨。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7289.98亿元,同比增速4.9%,环比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4月单月投资额为2409.69亿元,同比增速6.41%,高于1-4月累计增速1.5个百分点。房地产行业的回暖将支持水泥需求。
价格上升反映行业景气
水泥价格是衡量水泥行业景气与否的风向标,对于完全市场化的水泥产品而言,水泥价格的变化反映了水泥市场的总体供需状况及各地区水泥市场的竞争结构。2009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价格总体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各区域价格差异明显,其中,华东及华南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出现下滑,西北,东北地区水泥价格保持高位稳定。
受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好于预期的影响,水泥行业投资继续保持火热,4月份当月完成投资129.17亿元,同比增长65.10%;累计完成投资363.31亿元,同比增长91.72%。
随着水泥行业的发展,水泥行业的进入门槛已经显著提高,新型干法线由于一般都要配备余热发电设施,投资规模大幅增加,生产线的建设同时还受到地域资源,运输状况,当地政策及区域竞争格局的影响,所以年产200万吨水泥的生产线建设周期由原来的平均13个月延长到17个月以上,而国家统计局的新增产能数据仍按项目规划完成时间来计算新增产能,并且未统计不同地区的开工率差异所以导致实际水泥产量与新增产能之间出现较大差异,预计2008年下半年开工的项目正式达产将到2010年,2009年新增水泥产能约为1.4亿吨。
“十一五”期间计划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亿吨,预计2008年-2010年落后水泥产能的淘汰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关注水泥区域市场
由于销售半径的存在水泥行业的区域性特点非常显著,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供需状况,竞争结构及成本水平各不相同,三季度西北,东北和新疆地区水泥需求将出现快速释放,局部区域仍会出现供不应求。水泥是高度同质化的产品,在产品差异不明显的情况下,水泥价格明显的区域性差别反映出区域分析的必要性。我们尝试使用区域水泥市场特征的打分体系,给予各种区域特征不同的权重,从而寻找区域优势明显的相关企业,寻找水泥行业中的区域投资机会。
三季度是传统的水泥淡季,结合区域水泥市场特征评估体系,我们认为华东,中南,华北地区都将进入高温期,工程建设会进入淡季,水泥价格稳中有降;而东北和西北地区正进入施工高峰期,水泥需求是全年*好的时候,水泥价格将会维持高位稳定,从而有力的支撑当地优势水泥企业的业绩。
东北地区水泥价格保持高位稳定,吉林地区市场环境较好。东北区域水泥需求量占全国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从地理位置而言,本地区地处东北大平原,地势平坦,河流较少,水泥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运输,运输成本中等,水泥销售半径为350-400公里。区域内水泥企业用煤由山西和本地煤矿供给,由于运费较高,本地水泥企业2008年用煤价格在平均在650元-1000元之间,整体价格较高。
亚泰集团是本地*大的水泥生产企业,联手CRH进一步巩固了在吉林和黑龙江的地位,募集资金项目将在2009年陆续建成投产,全部达产后将新增熟料产能504万吨,将使得2009年水泥产能达到1441万吨,公司在东北地区的区域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进入三季度,随着大规模的基础建设的进行,东北水泥市场将迎来销售旺季。
西北地区产能整合卓有成效,未来前景看好。西北区域水泥需求量占全国6%。本地区大型基础建设项目较多,水泥需求主要靠大型项目拉动,汶川地震波及了甘肃,陕西的部分地区,未来区域水泥需求看好。区域内煤炭资源较丰富,用煤价格低,本地水泥企业2009年用煤价格在平均在370元-460元之间,整体价格较低。
西北地区水泥市场域较为封闭,这里的市场整合早于内地,大企业主导市场的能力较强,所取得的成效也非常明显。进入“十一五”,西北经济启动开始加速,水泥需求增长速度加快。2006年,赛马水泥与青铜峡水泥重组,通过收购宁夏瀛海建材集团,进一步确立了在宁夏市场的主导地位;新疆地广人稀、相对封闭,天山股份和青松建化在全疆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60%。陕、甘、青地区主要的水泥生产企业是祁连山,冀东海德堡,声威集团和尧柏水泥,陕西水泥企业较多,还没有企业据主导地位,相对竞争环境较差;而甘肃,青海水泥产能集中,需求旺盛,未来发展空间较大。进入三季度,西北水泥价格将在需求的拉动下保持高位,为当地企业的盈利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