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防水设计安全隐患揭示行业潜规则

来源: 网络 投诉反馈
声明:本文及文中图片系网络转载,供学习交流使用,若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著作权,请联系juwangpai@qq.com,核实后我们将立即修改/删除。

中央电视台新址北配楼大楼工地发生火灾,至今已过去一个月,但其引起的关于“建筑防火”的话题仍热度不减。


据现场目击者和网友视频全程回放分析,事发当天,燃放的高射炮礼花落在楼顶易燃的防水材料上,并且引燃了外墙保温材料,从而导致了这场备受瞩目的火灾。

而据媒体报道,原北京市消防局高级工程师杨渭根进入现场对火灾情况进行调查。后称:“这些防水材料都是高分子物质,极易起火,电气焊、雷击产生的电火花都能使该材料引燃。同时,防水材料上所使用的黏合剂更加易燃。”

选材的隐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大型工程都“习惯性”地采用进口的三元乙丙卷材作为防水材料,“但它却是易燃的防水材料,持续燃烧会产生持续的高温。即使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采用A级阻燃的无机岩棉保温板,在持续的高温下也很有可能被引燃。”

但据记者了解,国内目前尚无高层建筑防水材料的阻燃标准和验收规范,因此,在进行建筑防水设计时,防火的因素往往被忽略,从而给火灾留下了可乘之机。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用另外一种普通国产无机页岩片覆面防水卷材替代三元乙丙防水卷材系统,大面积过火的可能性就小很多,并且工程造价要比原设计降低50%以上。

此外,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阮和章曾向本报记者表示,三元乙丙卷材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粘结胶不过关,这个问题在国外都没有完全解决。

三元乙丙防水卷材这种材料本身性能不错,但是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环境和管理水平要求很苛刻,施工质量很难保障。北京某知名楼盘由于严重的渗漏,业主与开发商之间产生纠纷,甚至集体拒收房,开发商决定对所有防水工程重新进行施工。而该楼盘原先选用的防水材料正是三元乙丙防水卷材。

图集的“潜规则”

如此看来,设计师选择三元乙丙卷材并非出于造价的原因,那么他们这番“偏好”却是为何?
业内人士透露,“图集”效应已经成为防水材料选择中的潜规则。所谓“图集”效应是指一些防水厂商在各地方标准化办公室量身定做了专用图集,将一些通用产品和施工方法做一些大同小异的改变后,包装成“创新”产品和工艺,并为此配上一个图集编号,相应地为其产品注册一个独有的商品名。这样,设计师在设计防水系统时,只需写出一个图集号。而一旦这类图集号和非规范的通用商品名上了设计图,建筑防水合同在建筑项目尚未开始就已名花有主了。

“图集号出现的背后有着很明显的商业动机,其中充斥着厂商和设计师或是设计院的交易。因此,即使设计方案不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师们也不愿轻易改动。此外,由于各地的标准化办公室也能从中赚取一笔不菲的图集编制费用,设计师就能理所当然地用这种泛标准化的东西作挡箭牌而推卸设计责任。”该人士说。

记者留意到,一些具有品牌的防水企业正在呼吁规范使用通用商品名称,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建筑防水系统方案。

“毕竟,火灾的发生,已经警醒我们,防水不再仅仅涉及房屋渗漏问题,不合理的设计,更能导致安全事故。与渗漏造成的损失相比,火灾等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业内人士如是表述。

 


微信群
防水辅材网是一把防水营销利剑
首页 电脑版 联系我们 返顶

© m.juwangpai.cn

Copyright © 2025 juwangpai.cn

Copyright © 2025 juwangp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