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间,亚洲、欧洲多地拉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红色警报”。
据韩国疾病管理本部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韩国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812例,治愈31例,死亡29例(1人为蒙古籍)。目前日本新冠确诊病例一共有962人,是除中国之外全世界最严重的感染地区。而意大利累计确诊2084例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病例,累计52例死亡病例。
那么一个直接的问题是:海外疫情的扩散将通过哪些行业影响我国经济?
海外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国际贸易,主要包括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两个渠道。与疫情对服务消费的负面冲击整体要大于实物消费冲击类似,疫情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理论上也会大于商品贸易,尤其是对于需要进行跨境交付的行业如旅游、运输等。但我国是服务贸易的净进口国,2018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近3000亿美元的逆差几乎全都由运输、旅游行业贡献。海外疫情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更多体现在进口方面,可能会导致服务逆差的暂时性缩减。现阶段来看,海外疫情更多通过商品贸易影响我国经济,对涂料行业而言,可能会影响进口原材料的供应,导致国内相关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甚至被迫减产。
日本的疫情若继续扩散,国内的汽车制造业、半导体、纺织橡胶等行业或将受到一定冲击。从前日本对华出口产品来看,日本对华出口集中在汽车、半导体、化工、电气设备等行业。汽车产业中,乘用车和发动机是目前我国从日本进口的第一、三大商品。由于整车消费的替代性更强,而且国内疫情本身也会导致汽车需求阶段性下滑,海外疫情对汽车制造的影响要大于汽车消费。汽车涂装产业链将承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能化产业方面,二甲苯、聚乙烯醇、异戊二烯橡胶等化工橡胶的上游制品对日依赖度较高,主要相关下游行业有涂料、纺织、橡胶等。
同样根据UN Comtrade公布的意大利出口数据,2018年意大利对外出口中,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26%),化工及相关工业产品(11%),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10%),贱金属及其制品(10%),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7%)占比最高。
若疫情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扩散,除了上述提到的汽车、半导体、电子设备、纺织橡胶、沥青塑料等行业会受到上游供给端的冲击外,对外需依赖度较高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家具纺织鞋等行业可能还会受到外需缩减的冲击。
上图中提到的绝大多数产业,都与涂料行业息息相关,船舶、航天航空、铁路行业所需的保护性涂料,下游家具行业、工业制造,都将会受到影响,涂料涂层材料需求减少。
如今,多边贸易体制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外形势并不乐观。因此,我们必须打赢国内疫情防控战,希望全世界各国都尽快控制好疫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