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防水涂料,俗称“液体橡胶”,是一类性能优异的防水涂料,具有耐长期水浸泡、耐高低温,耐酸碱等性能,执行标准GB/T 19250-2013。产品可分为为单组份和双组分。“单组份”是相对“双组份”而言的,两者显著的区别是固化反应机理不同,单组份是利用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而固化成膜,双组分则是通过A、B料进行反应,成膜不受空气中水蒸气的影响。
在防水行业一直流行“二十字”的工程质量原则: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障。鉴于此,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日前发布了第1207号公告“关于发布《聚氨酯防水涂料应用技术规程》”,标准编号为T/CECS 1093-2022,自2022年11月1日起实施。
小编在此解读一些技术规程中对聚氨酯防水涂料在防水工程中的设计的重要内容。
一、基本设防要求
聚氨酯防水涂料应设置在结构迎水面,基本的构造层次应包括基层、附加层、聚氨酯防水涂层、保护层。
如果保护层为刚性材料,在聚氨酯防水涂层和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宜采用0.4mm厚的聚乙烯膜或200g/㎡的聚酯无纺布。
找平(坡)层及保护层的设置应符合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
二、涂膜厚度要求
根据防水工程部位和防水等级的要求,单道聚氨酯防水涂层的最小厚度要求见下表:
三、附加层防设要求
屋面和地下工程的阴、阳角部位应设置附加层。伸出基层管道、设备基座、落水口管道、设施或预埋件等部位应先设置弹性密封胶,再设置附加层(厚度见下表)。附加层材料应采用聚氨酯防水涂层,涂膜附加层的宽度宜为250mm~500mm,密封胶施胶宽度宜为10mm~30mm,密封胶深度宜取密封胶宽度的0.5倍~0.7倍,密封胶应选用聚氨酯建筑密封胶。
聚氨酯防水涂层附加层最小厚度要求:
四、保护层设防要求
√上人屋面可采用体块材料、细石混凝土等材料做保护层,非上人层面可采用水泥砂浆、涂料、铝箔、矿物粒料等材料做保护层;
√地下工程底板、顶板应采用40mm~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
√侧墙宜选用软质保护材料或砌块做保护层;
√种植顶板应采用7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
√块体材料保护层宜采用30mm厚的C25细石混凝土预制块,应离缝铺设,缝宽度宜2mm~5mm,不做嵌缝处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密实、平整,应留设分格缝,分格缝的纵横间距不应大于6m,宽度宜为20mm,分格缝宜采用耐候型建筑密封胶作密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