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面对原材料价格的飙升,大多数防水企业反映平平。从目前的市场形势看,并没有因原材料价格飙升,带来产品价格增幅,市场的价格基本上保持了原有水平。在笔者经历的几次招标比价中,虽然个别企业把部分产品价格向上调整,但也只是“报价”,实际成交还是原来的价格。这种现象到底正常吗?如果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无非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防水材料利润高,原料上涨、成本增加后,可以通过降低利润保持价格稳定;二是原材料上涨的成本企业在内部消化;三是技术革新找到替代沥青,避免了沥青价格上涨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四是公司做亏本生意,目的是为占领更多市场。
从目前防水企业的情况分析,以上四种都不可能。生产目前市场用量*大的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利润*好的企业也超不过15%,大量的非标低档材料其利润每平方米仅几毛钱,这种低档利润与沥青价格上涨50%~80%相比只是杯水车薪。国标二型SBS3毫米卷材的成本在16元,这里不包括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而市场上有的报价仅14元,个别的还能比这低。据笔者对市场特别是对几十家防水企业、防水施工队的调查,这种成本和价格的对比隐藏着巨大的质量“嫌疑”,可以说目前非标产品在市场、在建筑使用中所占的比例不小于70%,许多防水施工队采取低价中标、最低价材料施工,加上偷工减料,给目前的建筑工程留下渗漏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