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规划建7条地下隧道 缓解交通拥堵
声明:本文及文中图片系网络转载,供学习交流使用,若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著作权,请联系juwangpai@qq.com,核实后我们将立即修改/删除。
导读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将规划建设7条地下隧道,疏解交通拥堵。目前,7条隧道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出入口和线位都没有最终确定,预计年内完成。
【交通】草案摘要:加快建设东西二环等地下隧道,缓解重点区域交通拥堵。
2011年1月16日,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加快建设东西二环等地下隧道,缓解重点区域交通拥堵。
三条地下隧道线位基本稳定
对此,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将规划建设7条地下隧道,疏解交通拥堵。目前,7条隧道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出入口和线位都没有最终确定,预计年内完成。
该负责人介绍,根据市政府的有关决定,北京目前已经确定了先期建设7条地下隧道。这7条隧道包括:东西二环、首体南路、学院南路、西山隧道、台基厂大街、北辰东路南延等。
目前,首体南路、学院南路、西山隧道三条地下道路初期地质勘探已经完成,进入了更加详细的地下设施勘探,线位已经基本稳定。
“加密线”将打通“断头”路
为了解决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将加密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路网,提高轨道交通覆盖面。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在原定2015年建成19条线路、达到561公里的基础上,新建几条城区加密线路,增加100余公里运营里程,达到660公里。
据介绍,现今完成规划设计的城区加密线路,主要分布在三环与四环之间。这些城区新线的设计过程中,注重打通“断头”线路,有条件的车站还将延伸建设新的线路,成为城区加密线上的重要环节。
同时,还将加大对重要换乘站的改造力度,如承担13号线、2号线和4号线换乘的西直门站,4号线和9号线在白石桥附近的换乘站,以提高换乘和通行能力,缓解客流压力。在新线的设计过程中,将更为注重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接驳问题,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性。
区区通轨道 平谷进城轨道连接“三选一”
草案摘录:建设市域快速综合交通体系,让城乡共享快速交通资源。利用市郊铁路、城际铁路,实现“区区通轨道”。
解读人:北京市发改委基础处处长徐小元
作为本市“十一五”规划中“区区通高速”的延续,“区区通轨道”将有望列入“十二五”规划,平谷区和延庆区都有望纳入。
据北京*新的轨道交通规划,平谷新城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与中心城区的轨道连接,具体方案将在轻轨、地铁和城际铁路三个方案中选择。
其中,地铁方式将有望连接地铁15号线,轻轨方式则会是取道通州,城际铁路则将可能利用京沈线建设相关支线。徐小元表示,制式的选择将决定未来路由和走向,需要系统的规划,“规划完成后,将由市政府部门拍板,最终由市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