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好,今天咱们一起了解一些关于“外墙墙体接缝密封防水”的知识干货。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咱们小时候学的一篇课文--《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
面对如此天险,红四团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最终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
在如此艰险的情况下,为何红军战士舍命也要夺下泸定桥呢?因为泸定桥是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是连接大渡河两岸的关键所在!
所以任何事物的连接点是特别关键的,虽然这个连接点看上去很微小,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
为啥绕了一圈讲泸定桥?那是因为今天咱们的墙体接缝密封防水。从外观上看,墙体接缝所占的整个外墙防水面积是少之又少。但是施工操作中,它又是特别的关键。
它就像泸定桥对于整个战争而言是很小的一个战役,但它又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从基本施工工艺和施工操作要点两方面来剖析。
全现浇结构体系、GRC外墙板、高强度混凝土岩棉复合外墙板、金属墙板以及块体砌筑外墙,其本身不具备防水构造。这个是业内人士众所周知的。
它的防水可借助接缝密封材料,使墙板和块体之间连接成整体,实现墙体的气密、水密和防水保温作用。
如下图所示:
1、施工前准备
a、材料准备。可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密封材料。常用的有聚氨酯密封膏、丙烯酸密封膏、EVA密封膏及衬垫材料、打底材料等。
b、工具准备,如下图:
c、脚手架准备
2、接缝与基层处理
外墙板安装的缝隙应符合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时,宽度一般不应超过20mm。缝隙过宽,易使密封膏下垂,且用量太大;反之,则无法嵌填。缝隙过深,材料用量大;反之,则不易黏结密封。
缝隙过大或过小均应进行修整,通过修理达到合理的形状。密封膏施工的基层必须坚实、干燥、平整、无粉尘,如有油污,应用丙酮等清洗剂清洗干净。
3、嵌填衬垫材料
衬垫材料应选用弹性好的聚乙烯、聚苯乙烯泡沫板,按略大于缝宽的尺寸裁好,也可用聚苯乙烯塑料圆棒或圆管,用嵌填工具或腻子刀塞严,沿板缝全部贯通,不得凹陷或突出。通过嵌填材料以确定合理的宽厚比,防止密封膏断裂。
4、粘贴防污条
防污条可采用自粘性胶带或墙地砖黏结胶,将牛皮纸条贴在板缝两侧,用密封膏修整后再揭除,以防止刷打底料及嵌填密封膏时污染墙面,并使密封膏接缝边沿整齐美观,如下图所示
5、基层处理剂的涂刷
涂刷基层处理剂的目的在于提高密封膏与基层的黏结能力,并可防止混凝土或砂浆中碱性成分渗出。基层处理剂一般采用密封膏和稀释剂调兑而成。
依密封膏的不同,基层处理剂的配制也不同。丙烯酸类可用清水将膏体稀释;氯磺化聚乙烯用二甲苯将膏体稀释;丁基橡胶类用120号汽油将膏体稀释;聚氨酯类可用二甲苯稀释。
另外,将稀释好的基层处理剂用油漆沿接缝部位涂刷一遍,要均匀、盖底、不漏刷、不流坠、不污染墙面。
6、嵌填密封膏
密封膏施工有挤入法和压入法两种。当采用双组分密封膏时,必须按配合比称料混合,搅拌均匀后装入塑料小桶内,随用随配,防止浪费。
当采用挤入法时,将密封膏放入挤压枪内,根据板缝宽度将筒口剪成斜口,施工时将斜口接近嵌填部位底部,并有一定倾斜角度,扣动扳机,膏体注入板缝内,使膏体从底部充满整个板缝。
当接缝尺寸过大或底部为圆形截面时,宜采取二次嵌填。注意应等待嵌填的密封材料固化后,再进行第二次嵌填。
压入法时将防水密封材料事先轧成片状,然后用腻子刀或小木条等将其压入板缝中。此法可节约筒装密封材料的包装费及挤压枪损耗费,降低成本。
7、表面修整
一条板缝嵌好后,立即将密封膏表面压成半圆形,并仔细检查所嵌部位,将其全部压实、镏平。
8、揭去防污条
密封膏施工完成后,应经过7-14天的自然养护,此期间要防止触碰及污染。
9、淋水试验合格
整个墙体接缝密封防水的基本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就介绍完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与流程略有出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墙体接缝作为外墙的衔接部分,它的密封防水犹如文初泸定桥连接大渡河两岸一样重要。所以在整个外墙防水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务必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