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
你雇佣的不是人的双手,
而是整个人,
包括他的脑和他的心。
【崔力】
这周末,跟几个老同学去了号称“人类已经无法阻止”的**餐饮公司海底捞海吃了一顿。关于海底捞呢,业内流传着很多关于它的传说。
比如,有客人想把没吃完的半盘西瓜打包,结果海底捞员工给他打包了一整个西瓜,正如那句诗“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这样的待遇,不亚于你花了火车站的钱,却在天上人间享受到了全套服务。这样的服务,又是任何标准流程都无法具体规定的。
员工之所以想尽办法打动客户,是因为公司想尽方法打动了员工。
那么,海底捞是如何打动他们的员工的呢?海底捞的大部分员工来自农村,公司会培训他们如何使用自动柜员机、如何乘坐地铁。
发工资时,公司会把一部分钱直接打给他们的父母,让父母也感受到这份荣耀。店长离职,就算去了竞争对手那里,公司也会给他8万元“嫁妆”。如果是小区经理,给20万元;大区经理,送一家火锅店... ...
公司这样对待员工,稍微有点感恩之心的人,能没有善意嘛?大家绞尽脑汁,出工、出力、出活。
有近万名员工的海底捞,人员流动率保持在10%左右,而中国餐饮业的平均流动率为28.6%。
看到这里,咱们这一期的真正主题才渐渐浮出水面。
假如您是一家防水堵漏公司,手底下也养了几个工人。这些员工有的“出工不出力”;有的“出力不出活”。请问,作为老板或者领导的你,该怎么办?
一个团队或者公司内部,其实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很精彩的,甚至十分复杂。尤其是在防水堵漏这行,我们要和一群“极度不标准化、复杂程度堪比宇宙”人,一起去完成一个个仅靠单独个人无法完成的“攻坚战”。
但是,老板和工人之间是各有各的算计,老板害怕教技术给员工,害怕员工叛逃单干;员工也很难忠于公司和老板,总希望多赚少干。
就像围棋中得黑白子,总是想在黑白的博弈中,取得上风和优势。尤其是老板们,都希望自己手下的人全是精兵强将,全是个顶个的高手,而且还能忠于自己忠于老板。
但是,员工“能干”的前提是,他们得“想干”。要让他们想干,就要想海底捞那般,激发员工的善意。
因为,一个工人能做多少事,能做什么样的事儿,和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巨大。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你雇佣的不仅仅是一位工人的双手,而必须连他的大脑和心。
而激发善意,就是为了“雇佣整个人”。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善意呢?你从来不可能真正激发一个人,你只能给他一个理由,让他们激发自己。
再来一个例子,比如顺丰老板王卫,快递员不小心把一辆车刮了,司机下车又打又骂,在网上引起众怒。
王卫公开表态:我王卫向所有朋友声明,如果这件事不追求到底,我不配再做丰顺总裁!
再回头看看我们防水堵漏行业的一些老板,请问,你现在所掌握的引以为傲的技术,或者被你当做“潘多拉盒子”的密不外传的技术,除了能让你实现养家糊口之外,能不能让你走向更高的一个台阶?
恐怕,没人敢说,靠几个小技巧就能如何如何吧?
而真正能让你做大做强做的,背后一定有一帮死心塌地忠诚跟着你的兄弟在支撑着你走得更远更高更强!
那么,我们再回归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你准备在修缮市场有所作为,你想打造一个靠谱的团队,请问你依靠什么样的管理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是高超的技术?是你独特的人格魅力?还是你上个培训班学得不伦不类的所谓的科学的流程,还是更团结的人心?
我想,从海底捞和顺丰上,我们可以自己琢磨出一些答案。毕竟,不论是火锅还是快递,咱们虽然行业不同,但大多数人员都是农村走出来的。
咱们头顶上的这片天,是要靠他们才能支持起来的。而想要他们帮你支撑,并不是通过强迫,而是让他们自愿,心甘情愿!
这也就是这一期我为大家分享的防水堵漏人的管理知识 --- 激发工人的善意。
咱们最后,再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抽烟的时候琢磨琢磨:
防水堵漏工程,说白了,就是一锤子买卖。你有技术能保证这个工程永远不够,但没有技术让这一锤子买卖产生更高的重复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