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日晨:对防水材料耐根穿刺检测的思考
2011年3月26日,2011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种植屋面技术分会年会暨第二届种植屋面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在京召开。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综合办公室主任丛日晨在会议上作《对防水材料耐根穿刺检测的思考》报告。
在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5月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建立了种植屋面用防水材料耐根穿刺检测实验室。自成立之日起,北京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和检测设备投入,先后投资300余万元,提升了试验条件,具备了按照《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2007)的要求开展防水卷材耐根穿刺性检测的所有设施条件和检测能力,于2010年11月成功地获得了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法的CMA检测证书,使我所防水材料耐根穿刺检测实验室成为我国*家也是唯一一家具有检测资质的防水材料耐根穿刺检测实验室。
由于在制定《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2007)中的附录A(防水材料耐根穿刺检测方法)时,我没有同类标准供参考,只是参考了欧洲PrEN13948:2006(最终草案·英文版),而且几乎是沿用了PrEN13948:2006的所有章节,但是经4年的检测时间证明,《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2007)中的附录A(防水材料耐根穿刺检测方法)中的某些条款所规定的量的尺度,与我国国情不符,对检测范围的规定满足不了我国目前种植屋面用防水卷材的种类的要求。今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设想,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耐根穿刺试验目前概况
截止到2010年底止,我试验室共接受了41种国内外材料进行种植屋面用防水材料的耐根穿刺检测试验,并已有9个材料取得了试验报告,材料组分如下(表1)。
二、耐根穿刺试验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但是,由于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JC/T1075-2008)是等同采用的欧洲标准,因此,在4年多的试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与我国国情不甚符合,有以下几点:
(一)潮湿层所用陶粒:标准要求颗粒度在8~16mm,电导率<15.0ms/m。在实践中,栽培植物常用的陶粒有两大类,一是粉煤灰陶粒,一是粘土陶粒,通常粉煤灰陶粒颗粒度能够满足,但电导率满足不了要求,粘土陶粒颗粒度一般都在5mm以下,因此,若要满足标准要求,陶粒需要进行特殊定制。
(二)保护层所用无纺布:标准要求无纺布规格为≥170g/m2。栽培实践中,常用的绿色无纺布规格为50~70 g/m2,无法满足标准要求,需要定制。
(三)种植土层:标准要求种植土层由陶粒和泥炭按3∶7组成,对氮磷钾含量的要求只有某一特定的进口泥炭能够满足,国产草炭不达标,在酸碱度方面,即使是这一特定的进口泥炭也不能满足,还需土壤改良。
(四)灌溉用水:以氯化物为例,我国《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中对氯化物的要求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饮水)100 mg/L,而《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JC/T1075-2008)附录A中灌溉用水氯化物的要求为<50 mg/L,这说明欧盟的灌溉用水标准已经远超过我国人类的直饮水标准。
三、对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陶粒电导率的问题。在潮湿层中陶粒的做用是吸收水分、维持潮湿层的湿度以吸引植物的根系向下生长穿透或穿入试验用防水材料,此处对电导率值的界定没有特定目的。但是,由于种植土层是由陶粒和泥炭按3:7组成,此处所用陶粒和潮湿层所用陶粒是同一陶粒,对陶粒电导率值界定的目的在此。根据研究认为,土壤溶液电导率主要受土壤全盐含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质地的影响较大,在同一种质地土壤中,土壤溶液电导率随土壤全盐含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1。通常,根据研究认为土壤电导率在0~200ms/m情况下对作物不产生盐害2,因此,陶粒的电导率JC/T1075-2008的标准限定范围太窄,建议根据中国盐害水平的电导率值为上限,可在<200ms/m值内合适。
(二)种植土层:根据《中国植物志》1记载火棘产陕西、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生于山地、丘陵地阳坡灌丛草地及河沟路旁,海拔500-2800米。我国西南各省区田边习见栽培做绿篱。因此,建议可在国产泥炭的现有基础上适当提高氮磷钾含量的标准。
(三)关于水的问题:建议采用我国自来水标准,如表。